close

我真的是很拼命在趕已經過時流行的書籍(汗)

第一本《被討厭的勇氣》主要在說人們對於「幸福」的追求,勢必脫離不了「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生活才得以豐富,一個人是無法獲得最真實的幸福的。

而要達到那樣的快樂,必須懂得收放對他人課題的介入,適時引導但不會強迫,懂得自己的價值,

知道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要不要相信自己,其實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獲得更健康的體悟。

 

有點冠冕堂皇?

因此絕大多數的人會對此論點產生懷疑,即使有去實踐卻因為沒有獲得想像中的回報,

而放棄這樣烏托邦的理想,回歸原本的生活模式,讓生活繼續在死胡同裡。

或許作者也想到這一點了吧?因此二部曲誕生了。

注意:以下可能有略提劇情(雷)欲觀書者請三思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

而這本二部曲,便是將所有重點著重於「愛」。

走進與世隔絕的哲學家房間內,我們能暫時躲避混沌的世界,但再走出去之後呢?我們還有那樣的清晰思路繼續秉持阿德勒的崇高理想嗎?

對哲學家來說,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答案無法肯定。

因為人類太複雜了,即便我們知道人生可以單純,但就像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一樣,自己守規矩當守法的好公民,也無法保證有放蕩份子跑來撞自己。

因此,三年前跑來求答的年輕人再次歸來質問哲學家,想推翻種種阿德勒思想。

 

年輕人說身為教育者,他無法對身心靈皆未成熟的孩子有所尊重,

他認為自己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只會變本加厲認為自己好欺負,年輕人認為嚴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管道。

哲學家認為,苛刻的待遇,也只能解決一時,解決不了一輩子,對自己也好、晚輩也好、平輩也好,

無論對象為何人,他們只是一時害怕苛刻的自己,這不是尊重,也無法打從心底了解何為「我這麼做是為你好」。

哲學家認為,孩子(甚至成年人)反抗是因為他們不屈就平凡,

越是說話大聲的孩子,越是害怕被欺負被漠視,因為他們害怕平凡。

如果能站在這些孩子的立場,進入他們的世界與他們溝通,或許,教育者不用走到嚴師這條路,

讓孩子們學會與自己交流,也學會與他人交流,而自己也是。

 

為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永遠薄弱?

只要自己願意,我們都有權力獲得愛與尊重。但我們總是在主動去愛人前,

主觀認為沒人愛自己,因此被動地希望某一天會有人主動來親近自己,親近這樣不完美的自己。

 

哲學家一語點破許多人的心牆,從一開始年輕人說孩子的無理取鬧是無可救藥到人生大事是以靠緣分,

哲學家皆是以「愛」為基礎。

如果對工作沒有愛、對人們沒有愛、對自己,對一切都沒有愛,那如何獲得他人的尊重與快樂呢?

人人都知道愛是建立在信任與經營上,我們都知道要先愛自己才能享受他人的愛,

但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哲學家指出:我們必須無條件信任他人,並且主動釋出愛。

所謂無條件並沒有任何隱喻,就如文字所敘述那樣白話,即便對方可能在騙自己,我們依然要信任他們,

要如此的無私奉獻,才有可能愛一個人,才有可能將「我」的人生,變成「我們」。

 

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生性多疑,因為害怕自己的真心真意被濫用,

因此不輕易付出造就現在人與人之間總是有空隙,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願意相信他人,如果有必要,我們願意讓一切從簡,

不再考慮是否有回報,不再考慮一切值不值得,也許,我們都能彼此相愛了吧?

人們害怕未知之事,

自己在恐懼的時候,對方也是如此吧?

那就勇敢一次吧?

被討厭也好。

說不定,眼前的人,

正在等自己去愛他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